華為200萬年薪背后:手機已成最核心業(yè)務 加碼基礎科學投入 |
|
聲明:信息均來源網絡,該文觀點僅代表原作者本人,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|
(來源:甲方研究社)華為從來不是一家缺新聞的公司,從創(chuàng)始人任正非頻繁接受采訪、各種內部講話曝光,到“大嘴”余承東口無遮攔,再到鴻蒙系統(tǒng)、Mate X等新品驚艷問世,但上周一份曝光的華為內部郵件,依舊吸引了眼球。
7月23日,一份華為總裁辦簽發(fā)的最新郵件顯示,華為對8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,年薪為100萬~200萬元不等。
郵件表示,華為要用頂級的挑戰(zhàn)和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,今年將從全世界招進20-30名天才“少年”,今后逐漸增加,調整隊伍作戰(zhàn)能力結構。
在媒體的層層追蹤下,8位“天才少年”的身份也被一一曝光。郵件顯示,拿到最高年薪的兩位博士畢業(yè)生分別叫鐘釗和秦通,他們的年薪為182-201萬元。
據媒體報道,鐘釗畢業(yè)于中科院自動化所,專業(yè)為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(tǒng),主要從事自動化深度神經網絡的研究,其導師是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劉成林。
秦通則是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博士生,曾獲得IEEE IROS 2018最佳學生論文獎,其研究興趣主要包括機器視覺SLAM,視覺慣導融合,多傳感器定位。
此外,其他六位博士畢業(yè)生的專業(yè)、研究,均和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自動化等領域相關。
如果從表面上,這僅僅是一封簡單的年薪激勵郵件,但這背后也折射出華為的人才觀,以及在當前形勢下,華為業(yè)務遇到的瓶頸和難題。
任正非今年已多次談到“人才”
如果說“5G”、“美國”是今年任正非的高頻詞匯,那么與“人才”相關的話題,也一定能在這份榜單中名列前茅。
今年2月,一份由任正非簽發(fā)的華為內部郵件同樣引發(fā)了業(yè)內熱的熱議,這份郵件主要反思了華為為什么留不住博士類員工 。
郵件披露的數據顯示,華為博士類員工近5年累計平均離職率為21.8%,入職時間越長累計離職率越高,以華為2014年入職的博士為例,工作四年之后,只有57%留在公司。
郵件重點強調,更令人擔憂的是特招博士的離職情況。據悉,華為的特招博士主要來自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已有成功項目研發(fā)實踐經驗的優(yōu)秀博士或重點院校重點專業(yè)的優(yōu)秀博士,在校招時定位為公司未來各領域內技術領軍人物。
“但37%-42%的離職率也很難說我們對這類優(yōu)秀人才苗子的管理處于較好的狀態(tài)吧!边@份郵件不無心痛地說道。
今年5月,任正非罕見對話國內媒體,在大家都關注5G、美國、孟晚舟、芯片的時候,任正非卻又一次談到了人才。
任正非表示,雖然中國人才濟濟,但還是要全球尋找人才,完全依靠中國自主創(chuàng)新很難成功,為什么我們不能擁抱這個世界,依靠全球創(chuàng)新?
據任正非介紹,華為至少有 700 名數學家、800 多名物理學家、120 多名化學家、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、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、工程師,形成這種組合在前進。
“我們自己在編的 15000 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和專家是把金錢變成
|
|
[關閉] [頂部] |
免責聲明:該文觀點僅代表原作者本人,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(QQ:2969777852),我們立刻刪除。內容均來源于原創(chuàng)和網絡轉載,僅供參考查閱,無任何盈利目的,所有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,與本網站無關。本信息真實性未經114信息網證實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 |
|
|
|
|
|
 |
最新資訊 |
|
|
 |
|
|
 |
熱門文章 |
|
|
 |
|
|